熱門關鍵詞: 碳纖維手機殼 碳纖維手機套 凱夫拉手機殼 凱芙拉手機殼
在近日舉行的“中國產業用紡織品高峰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姚穆、天津工業大學教授李嘉祿、武漢紡織大學教授徐衛林分別就世界紡織發展趨勢、產業用紡織品發展前景、復合材料未來趨勢以及產業用紡織品重點細分領域發展等方面情況,宏觀與微觀相結合地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分析了產業用紡織品行業高科技、多學科的行業特性,為行業發展提供了思路,開闊了視野。
中國工程院院士姚穆:原料來源與環保降耗是兩大挑戰 copyright 123456
根據聯合國預測,2050年紡織纖維原料將由現在的每年7500萬噸增加到2.53億噸。其中,服裝用紡織品4150萬噸,占16.4%;家用紡織品4100萬噸,占16.2%;而產業用紡織品為17050萬噸,占纖維總量的67.4%。
對于全球紡織行業來說,第一個嚴峻挑戰就是纖維原料的來源。首先,糧食危機制約傳統天然纖維的生產供應量。據聯合國預測,2050年全球人口將達到92億,糧食需求的增加必然影響到天然纖維的種植面積。其次,再生化學纖維依托的棉短絨、木材漿粕等產量已到極限,而速生木材供應無法快速增長。再次,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的經濟學家預測,2050年全球油氣資源將枯竭,合成纖維所依托的石油化工行業將“無米下鍋”。因此,今后40年,纖維原料必須另覓資源。這不是危言聳聽。
全球紡織行業的第二個嚴峻挑戰是,節能環保壓力的加大。“綠色”、“低碳”型生產必然受到現有紡織加工技術方法、設備、工藝的制約,而改進加工系統又會對紡織行業的生產成本帶來巨大壓力。此外,隨著人們對產品性能要求的不斷提升,以及產業用紡織品應用領域不斷拓展,整個紡織產業鏈上的每項技術工藝都面臨著更高的提升壓力。 本文來自123
為此,中國紡織產業要形成“政、產、學、研、用”相結合的發展模式,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和最終產品市場。積極拓展紡織纖維原料的新視野,關注高性能纖維品種,充分利用自然條件,開發生物質資源,以及充分利用廢棄紡織品進行再生利用。同時,紡織行業還要密切關注纖維素溶劑法紡絲、改性纖維素熱熔法紡絲、改性聚酯纖維以及聚乳酸纖維等全球化學纖維加工新技術的研究和發展。
天津工業大學教授李嘉祿:復合材料為產業用發展帶來機遇 本文來自123
復合材料的發展為我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因為復合材料的增強體就是紡織材料,其中包括非織造織物、軸向針織織物、機織物和編織物等。“十二五”期間,中國的復合材料每年將保持9%的增長幅度,到2015年復合材料產量將達到600萬噸,其中400萬噸為紡織材料。這其中,建筑加固和修復復合材料用量達到10萬噸,鐵路用復合材料用量為100萬噸,汽車用復合材料為200萬噸,海洋基礎工程用復合材料為100萬噸,電力行業用復合材料為100萬噸,航空航天用復合材料為80萬噸。 123456
我們需要關注復合材料的幾個應用領域。第一,復合材料在游艇上的運用。未來幾年,我國游艇市場廣闊。隨著游艇俱樂部、房地產商、濱水企業以及中產階層等購買群體的需求增加,中國未來5到10年將會有10萬艘的游艇采購量,將是一個500億元到1000億元的巨大市場。 123456
第二,未來中國市場的風電裝機容量復合年增長率將達到32.3%,高于全球平均的22.8%。據《中國風電發展報告2010》預測,2020年中國風電累計裝機容量可以達到2.3億千瓦。小功率風力發電機葉片主要采取玻璃纖維的增強體材料,大功率發電機的葉片部分采用碳纖維復合材料,未來碳纖維大有可為。 copyright 123456
第三,“十二五”期間,航天器材料的發展目標是減輕結構重量。在材料的選擇上選用高性能材料,如超高模碳纖維和相應的樹脂機體材料,可提高衛星的使用壽命。
123456
復合材料的增強體大多采用玻璃纖維、碳纖維等,這就需要我們不斷提高玻璃纖維、碳纖維等的織造技術。
123,123
武漢紡織大學教授徐衛林:醫療衛生用紡織品前景廣闊
內容來自123456
醫療衛生用紡織品屬于紡織學科與生物醫學學科相互交叉的新學科領域,是科技含量最高、市場前景最為廣闊、創新性最強的品種。在目前的醫療衛生用紡織品中,梭織產品的比例約為30%,非織造產品占65%,針織占5%。所使用的材料主要有短纖維、單絲、復絲及復合材料。同時,這類產業用紡織品最終產品應用范圍很廣,且新產品層出不窮,其中約有70%為用棄產品,30%為重復使用產品。 本文來自123
國內醫用紡織品發展很快。新型醫用防護品以及人體功能性紡織品總量約占產業用紡織品總量的10%,2010年消耗量達50萬噸,主要是手術鞋帽、手術衣、防護服等大宗醫用紡織品。而仿器類植入型醫用紡織品亟待突破,比如我國人造血管手術的年需求量為85萬例,實際用量卻只有30萬例,且90%以上的臨床手術采用的都是進口產品。
123456
國內衛生用紡織品市場規模巨大,僅醫用口罩的缺口就高達60%。以嬰兒紙尿褲為例,2007年至2010年,嬰兒紙尿褲市場保持著20%的年均增長速度,預計到2020年,我國2歲以下的嬰幼兒將會達到4520萬人,按人均每天消費3片計算,2020年全年紙尿褲的消費數量將達到297.5億片。 123456
目前,我國醫用紡織品生產企業規模小,產品低端,沒有自主品牌。比如人工心臟、人工瓣膜、人工腎臟、人造皮膚等植入醫用紡織品領域都有待“零的突破”。同時,醫用紡織品還存在標準缺失的問題。我國生產了全球近20%的醫用紡織品,由于標準的缺失造成產品先低價出口,檢驗合格后再高價進口,甚至出現高技術產品受標準限制而無法進入國內市場的狀況。(紡織服裝周刊) 123,123